金年会app(中国)官网-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要闻 交大一附院一周新闻回顾
发布:2025-04-02 01:09:04 浏览:

  要闻 交大一附院一周新闻回顾近日,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公布 2024 年度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考核评估结果。此次考核依据《陕西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采取日常工作与现场答辩结合的方式,对全省 25 个专业省级医疗质控中心工作质量及成效予以全面、客观评价。一附院作为挂靠单位的 6 个专业医疗质控中心参与考核,其中护理管理、重症医学和健康体检 3 个专业荣获 “省级优秀医疗质控中心” 称号。省级医疗质控中心是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职能延伸组织,为提升全省医疗质量水平提供有力支撑,也为挂靠医院学科声誉筑牢根基。此次医院获 3 个优秀称号,既是对护理、重症医学和健康体检 3 个专业主任委员及团队工作的肯定,也是对省质评办在院内省级质控中心管理工作的认可。

  3月27日上午,医院召开五届七次双代会第二次筹备会。会议由院工会王晓琴主持,党委、工会主席冯广林及各代表团团长、职工代表等 20 余人参会。会上,会务组负责人白丽平阐述筹备工作方案,明确各工作组职责与时间节点。随后,组织组、秘书组、提案组、宣传组、会务组依次汇报进展。在交流讨论环节,孙学军金年会app下载官网、任予、任牡丹、张琳娟、贺鹏程、董海燕、刘华、党诚学等职工代表积极建言,提出多项可行建议。冯广林肯定筹备成效,强调双代会是管理重要平台,要求全体人员提高站位,以责任感确保会议顺利召开,将职工关切转化为推动医院发展的务实举措。此次筹备会为五届七次双代会举办奠定基础,医院将按方案推进工作,凝聚职量,共绘发展蓝图。

  3月28日上午,医院医用消耗材料管理委员会在科教楼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专题会议。副院长、韩建峰副院长和医用消耗材料管理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会议由招标采供办公室主任毛慧萍主持。会上,SPD项目负责人、SPD公司负责人分别汇报了SPD阶段建设情况。招标采供办公室副主任马珂汇报了我院SPD监管体系与执行情况。医务部副主任胡婷婷汇报了2025年度第一季度医院医用消耗材料新品入院论证情况。与会委员们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意见建议。韩建峰指出,在SPD风险防控方面,要进一步加强顶层布局,持续完善监管机制,加强SPD信息化建设。指出,将按照医院整体战略部署,深入推进SPD多院区统筹管理。

  3月17日,医院举行2024级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入院实习欢迎仪式及新生入院教育。医学部人才培养处吴小健副处长、肖宁老师、田佳昕老师,学生工作办公室王蜜蜜主任、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赵婷老师,教学部祁磊副部长及教学管理人员出席,200余名2024级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术学位硕士及留学生研究生参会,会议由祁磊副部长主持。吴小健副处长致辞,祝贺新生步入临床学习阶段并提出 5 点要求与期望,肖宁老师强调研究生临床培养重点环节,王蜜蜜主任分享学生成长经验。祁磊副部长介绍医院发展历程、文化精神及医疗、教学等方面情况,还对研究生培养节点、学位申请等进行教育辅导。会后,教学部为同学们集中发放工作胸卡,并安排了工作服领取事宜 。

  我院生物样本信息资源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认可委员会ISO 20387生物样本库定期监督及扩项现场评审

  3月20日至22日,我院生物样本信息资源中心(样本库)成功通过 CNAS-CL10:2020(ISO 20387:2018)生物样本库定期监督及扩项现场评审。此次现场评审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曾小莉教授担任评审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许蜜蝶教授、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李沐洋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李玲飞教授担任评审专家。评审首次会议上,院长助理吴岳教授、临床研究中心、科技部、网络信息部、国有资产办公室、保卫部、医务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曾小莉教授介绍评审内容、要求、成员分工及程序。样本库王亚文主任汇报医院、科室情况,样本库运行、体系改进及扩项筹备。吴岳教授对专家表示欢迎,强调样本库规范化建设对学科及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意义重大。三天评审中,专家依据 CNAS 准则,通过多种方式对样本库全流程、全要素进行细致评审,审核质量体系与技术能力并提建议。最终,评审组认定我院样本库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新增业务具备相应能力资源,符合 ISO 20387 标准,顺利通过评审。

  3 月 13 日,泌尿外科成功举办高规格国际学术交流盛会。荷兰知名专家 Prof. Theo de Reijke 到访,聚焦前列腺癌与膀胱癌,就临床病例、科室观摩、诊疗创新、科研合作等与泌尿外科顶尖团队深度互动,力求优化泌尿肿瘤防治方案。Prof. Theo de Reijke 首先参观了泌尿外科,随后进行学术交流。李磊副院长热忱欢迎并致辞,强调科室经 60 余年发展,于西北乃至全国领先,人才济济,微创技术尤其是前列腺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成果斐然。会议由范晋海教授主持,环节丰富。梁亮教授详述科室概况,朱国栋、谢宏俊、李磊、吴开杰教授分别分享特殊、疑难病例,与外宾深入探讨,融合中西理念优化方案。李磊主任总结称,此次交流不只是学术碰撞,更为建友谊、探新路,将开启双方合作与人才交流大门,携手共创泌尿外科新未来。

  近期,一附院成功救治一位蒙古国复杂胆道损伤患者。患者两年前在蒙古国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胆总管严重受损,紧急开腹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长期受间断发热、腹痛、黄疸、消瘦折磨,口服药物效果不佳。一年前,他前往土耳其接受开腹肝空肠吻合术,虽黄疸缓解,但纳差、低热问题仍在。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患者前往交大一附院就医,于近期入住医院老年内二科(国际诊疗部),赵庆斌教授、惠晓丽副教授、石静主治医师、李彦睿规培医师团队接诊患者,并与肝胆外科刘学民教授、李宇教授团队制定了精细化手术方案,为其实施 “腹腔镜下胆肠吻合口离断+胆道探查取石+胆道修补成型+胆肠吻合术”,成功解除梗阻、重建胆汁引流。术后,老年内二科医护团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与康复指导。在医护悉心照料下,患者顺利出院。

  3月26日下午,我院召开2025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专题会外科、皮肤科、核医学科等 7 个承担考核的专业基地主任或代表,精神心理卫生科陈云春副主任,病理科梁华老师,教学部李雁部长、祁磊副部长,临床技能中心卢群主任、康晓薇副主任及相关人员参会,会议由李雁部长主持。李雁部长传达省卫健委对住培结业考核的要求,强调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关乎培训质量与医疗人才同质化。祁磊副部长通报考核整体安排,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卢群主任介绍中心情况。7 个专业基地汇报考核初步方案与前期准备,陈云春副主任和梁华老师结合历年考核,从组织管理、考站设置等方面分享经验,助力本次考核工作优化开展。

  近日,医院神经内科成功救治一名突发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危重老年患者。3月7日,72岁高龄患者突发意识不清并摔倒后,送至一附院急诊科,由韩建峰副院长及于嘉教授带领的神经介入团队迅速为患者开启绿色通道,经影像学检查评估后明确病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出血,同时合并硬膜下血肿。神经内科团队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成功完成微创动脉瘤栓塞术,及时“拆弹”。术后患者转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继续治疗,期间先后经历两次右侧瞳孔散大及意识障碍加重,罗国刚主任带领的神经重症团队在神经外科及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的技术支持下,利用先进的脑功能监测手段,为患者量身制定了综合全面的围手术期神经重症管理方案,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之下,患者屡次转危为安,病情趋于稳定。

  近期,由血管外科教授团队参与制定的全球首部《静脉疾病压力治疗指南》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这是国际上第一部针对静脉系统不同疾病压力治疗的临床指南,也是第一部主要由中国血管外科学者提出的血管压力治疗指南。作为指南编委核心成员,教授主导血栓性疾病压力治疗章节的编写工作,其团队在颈动脉及下肢血管疾病领域的深厚积淀为指南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撑。此次成果既是我国学者在国际学术舞台的重要发声,也是我院血管外科学科建设成效的集中体现。

  眼科黎黎教授执笔《中国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5 年)》在权威期刊发表

  近日,由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感染学组主导,交大一附院眼科黎黎教授作为第一执笔人撰写的《中国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5 年)》,在《中华眼科杂志》正式发表。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VZK)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眼部引发,严重可致角膜瘢痕、溃疡甚至永久性视力损伤。但国内外长期缺乏相关规范诊疗指南,临床诊治标准不一。为此,眼感染学会组织全国角膜病专家,经2年努力,基于临床实践与前沿研究,形成我国首个 VZK 专病共识,为眼科临床提供科学诊疗依据。黎黎教授深耕角膜与眼表疾病领域二十余年,随着《共识》推广,我国 VZK 诊疗将步入规范化新阶段,惠及众多患者。

  3月22日,由交大一附院消化内科承办的西北地区首期消化内镜诊疗实战训练营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在和祥水主任倡导下,以规范、提升、创新为主题,旨在提升区域消化内镜诊疗水平。训练营由一附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任牡丹主持,吸引本省及周边地区近百名医师参与。课程设置基础理论、检查技术、临床实践三大模块,特邀任牡丹、殷燕、许君望教授及西安市第一医院张超主任等专家,围绕消化道早癌诊疗、曲张静脉出血治疗等前沿课题教学,重点强化学员规范化操作能力。参训医师通过系统掌握早癌筛查、精准止血等核心技术,将显著提升临床诊疗效率。活动同步搭建起跨区域学术协作网络,对推动西北地区消化疾病诊治同质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精神心理卫生科在王崴主任及梁杏莉长组织下,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助力提升公众睡眠健康。当日上午 9 点,总院区南广场义诊开启。王崴主任、周莉娜副主任等医护团队,为群众免费睡眠评估并提专业建议。门诊部四楼科普宣讲同样吸睛。王崴主任 、周莉娜副主任 、吴森主管护理师 、黄玉洁护理师及文炳龙医生等专家以通俗易懂语言结合案例,讲解睡眠生理机制、卫生及障碍治疗方法。强调良好睡眠习惯重要性,分享助眠技巧,听众认真记录,收获满满。住院部也同步开展特色活动。责任组织患者进行睡眠主题集体健康教育,传授睡眠知识与改善方法。康复带领患者通过冥想、身体扫描等正念训练,助其减压放松,提升自我觉知与心理韧性,全方位助力公众与患者改善睡眠健康。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儿科学系积极开展全英文及双语实践教学活动,为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筑牢基础。举办多期教师英语教学能力培训班,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及专家开展全英文示范教学,还组织在读硕士、博士留学生参与,增强师生交流,提升临床思维。通过早晨大示范教学、举办青年教师全英文授课比赛、组织青年医护参加国际病例讨论等,营造良好英语教学环境。全英文临床制度有效锻炼了实习医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使其熟悉国际诊疗指南与临床思维,为国际交流奠基。儿科多年坚持的 “双语” 已成为临床实践教学的特色。近期国际病例讨论会上,儿科青年医生与副长全英文汇报病例,获外籍专家赞扬。

  3月15日,一附院刘俐教授,受邀出席哈萨克斯坦第二届国际新生儿论坛。该论坛由哈萨克斯坦大学医学中心主办,于首都阿斯塔纳举行,开幕式上,哈萨克斯坦卫生部部长 Akmaral ALNAZAROVA 致欢迎辞,来自欧洲及 “一带一路” 沿线俄罗斯、挪威等十多国的围产、新生儿内外科专家齐聚一堂。刘俐教授代表中国,以全英文发表专题讲座,并进行答疑讨论,分享中国新生儿随访经验。讲座期间,她还着重宣传西安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地位,以及一附院的医教研概况与合作契机,收获与会者高度赞誉。会后,刘俐教授参观大学医学中心附属医院妇儿医院及新生儿科,与当地同行深度交流,为双方未来合作筑牢根基。

  3月21日,学生工作办公室组建的 “青医之声” 学生宣讲团,在副主任李诚杰带领下走进火箭军工程大学,开展医学健康科普宣讲。宣讲团成员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互动方式,围绕急救技能、传染病防控、消化系统健康主题分享知识。临床医学本科生杨以哲借趣味互动,教大家意外蛰咬处理方法;普通外科博士王可煊讲解艾滋病防护,增强学员防护意识;肝胆外科博士宋轶群结合案例,强调急性胰腺炎预防及均衡饮食重要性,引发强烈共鸣。宣讲结束,成员走进三大队宿舍楼,观看学校宣传片,感受官兵风采与作风,并赠送防控知识读本。之后,参观强军文化墙和 “两弹一星” 功勋人物群雕,领略兵学文化与奉献精神。双方在交流中增进友谊,为后续合作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