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科学饮食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饮食养生对于最重要的意义,即在于补充所需要的营养。一方面,饮食是精、气、神的营养基础。另一方面,食物各有不同的味道,对于各种味道相对应的脏腑亦有不同的功效。此外,食物不仅有性味之分,还有“归经”的问题。各种食物对于脏腑、经络、部位的选择上亦体现着食物对于的营养作用。因此,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自身体质的食物,能使饮食的营养作用更加显著。而饮食对于的总体养生意义,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饮食是摄取营养的主要来源,是健康、精力充沛的重要保证。合理地安排饮食,保证饮食营养的足够摄取,能够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更能使气血充足、五脏六腑功能健全。而气血充足、五脏六腑功能健全、新陈代谢功能活跃,则能使人生命力强盛,对自然界变化的应变能力就能增强,抵御外界致病因素的力量就更加强大。同时,饮食还能够调节的阴阳平衡,根据的阴阳盛衰情况和食物的性味特点,安排适宜的饮食方案,或以养精、或以补形,且能够调节的阴阳平衡。阴阳平衡,不仅能保证身体健康,且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此外,某些具有特异作用的食物,本身就能够直接用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因此,合理的饮食不仅是强健身体的重要营养来源,更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历代医家对于饮食的延年益寿、延缓衰老之效都是非常重视。他们认为,合理的饮食调摄是长寿之道的重要一环金年会app。中医认为,延年益寿的关键在于肾气充盈。精生于先天,但依赖后天之养,精藏于肾而养于五脏,精气充足则能使肾气旺盛,肾气充盈则能使健而神旺。因此,在选择饮食的时候应注意选用能够补益精气、补肾强身的食物。另外,合理的饮食安排对于延缓衰老亦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尤其是老年人,充分而均衡的饮食营养对于充分发挥饮食的防老作用非常重要。此外,如芝麻、桑葚、枸杞、山药、牛奶、甲鱼、蜂王浆等食物都是具有防老抗衰、延年益寿作用的食物,经常食用,对于健康和长寿非常有益。首先你要能够接受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这一理念 因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其生、老、病、亡都有一定自然规律的,所谓养生,即是让身体回归其最本来的状态,饮食养生就是为生命机体提供其最需要的东西和养分,让其处于本真、健康自然,这样才能提高生命和生活的质量
人类的食物是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所需全部营养素。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能满足各种营养需要,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因而要提倡人们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 主要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
第三类为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干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
第四类为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第五类为纯热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还能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人们倾向于食用更多的动物性食物。根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结果,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已超过了谷类的消费量。这种“西方化”或“富裕型”的膳食提供的能量和脂肪过高,而膳食纤维过低,对一些慢性病的预防不利。
提出谷类是为主是为了提醒人们保持我国膳食的良好传统,防止发达国家膳食的弊端。另外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等。稻米、小麦不要碾磨太精,否则谷粒表层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大部分流失到糠麸之中。
有些水果维生素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如新鲜蔬菜,但水果含有的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苹果酸、果胶等物质又比蔬菜丰富。红水果如鲜枣、柑橘、柿子和杏等是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丰富来源。含丰富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儿童发生干眼病的危险及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我国居民膳食提供的钙质普遍偏低,平均只达到推荐供给量的一半左右。我国婴幼儿佝偻病的患者也较多,这和膳食钙不足可能有一定的联系。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给儿童、青少年补钙可以提高其骨密度,从而延缓其发生骨质丢失的速度。因此,应大力发展奶类的生产和消费。
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动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更适合需要,且赖氨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补充植物性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不足。肉类中铁的利用较好,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动物肝脏含维生素A极为丰富,还含维生素B12、叶酸等。但有些脏器如脑、肾等所含胆固醇相当高,对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不利。
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能量,体力活动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活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及增加体重,久之发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劳动或运动量过大,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消瘦,造成劳动能力下降。所以人们需要保持食量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
吃清淡少盐膳食有利于健康,即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食物。目前,城市居民油脂的摄入量越来越高,这样不利于健康。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过多,平均值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的两倍以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呈正相关,因而食盐不宜过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为宜。膳食钠的来源除食盐外还包括酱油、咸菜、味精等高钠食品,及含钠的加工食品等。应从幼年就养成吃少盐膳食的习惯。
在节假日、喜庆和交际额的场合人们往往饮酒。高度酒含能量高,不含营养素。无节制的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减少,以致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严重饮酒会增加患者高血压、中风等风险,并可导致事故及暴力的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是有害的。应严禁酗酒,若饮酒可少量饮用低度酒,青少年不应饮酒。
在选购食物是应当选择外观好,没有污泥、杂质,没有变色、变味并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物,严把病从口入。进餐要注意卫生条件,包括进餐环境、餐具和供餐者的健康卫生状况。集体用餐要提倡分餐制,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